对于要见张敏华,我们这些小姑娘都有点小激动。
一方面他是复旦附中海外基金会的Founder,是哈佛大学的校友,是驰骋于华尔街的金融才俊,是个用光环很能唬住小姑娘的人。
另一方面他是个有使命感、有远见、待人接物字里行间都是关怀的人,是个用本质也很能唬住小姑娘的人。
这两方面加起来,我们这些小姑娘就这样被唬住了。
可惜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
——编者语
张敏华,原复旦附中学生会主席,复旦附中海外基金会(FFOF)的创始人之一。00年他从附中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是Harvard China Review的President。18岁时,在哈佛校园里,张敏华认识了现在的太太蓓蒂。在这段校园爱情中,他们都是彼此的初恋。但与大多初恋的结尾不同,他们的爱情伴随着毕业走入了婚姻。本科毕业以后张敏华先就职于D.E.Shaw,后又加入SAC,现为SAC quantitative analyst. 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爸爸。
我们都很好奇,在男人都舍不得早结婚的当下,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对的人的?说说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吧
其实我们初中就是同学,但由于我当年交流了一年所以“留”了一级。在哈佛见面时我以为她蓓蒂比我大一届,跟她交谈下发现她竟然跟我还是同一届。当时蓓蒂参加acapella,会半夜敲你门告诉你有没有录取。当时她半夜被敲门的时候很兴奋地就来找我了……
我大学并没有什么社交困难或者文化冲击,很多时间都是和蓓蒂在一起,我们一起做China Review,我是President,她是Conference Chair。
其实在一个对的时间遇到一个对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有些人寻寻觅觅谈很多次恋爱也许就陷入了比较的循环,我觉得我就是跟随感觉,人对了就结了。我爸爸是个很顾家的人,所以我家庭观念也比较重,家对我来说很重要,是个anchor。
你是怎样一毕业就去D.E.Shaw的?
大三的时候在香港的JP Morgan 投行实习,当时就很不喜欢投行,里面的氛围不是很健康,而且生活和工作的比重也不太平衡。大四那年,D.E.Shaw给我发信,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公司,去查了下才知道是hedge fund。碰巧那时候我人在纽约,于是就问对方,要不就见个面?面试的时候,我一进去就看到一个人把脚翘在桌子上,第一个问题就是巴西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几。我就把巴西地图想象出来再在每个洲上估计一下比例,然后说5%,对方说很接近了,是5.7%。后来才知道,他们公司每年都会和哈佛的物理系教授吃饭让他们推举top的学生,这样他们才联系到我。不过后来教授知道了金融公司把太多可以继续在物理界深造的学生抢走了以后就再也不干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奋斗的主题,你的主题是什么?
Better life. 想要给我的家庭带来更好的健康更好的生活。
我离我想成为的人还很远。
我希望我可以不要太急。我宁愿花20年时间去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成为我想成为的人。有些人很早就成功了,但是成功了之后再也没有突破。我以前曾经很急着想要成为一个我做不到的人,但有时候反而是倒退。
我情愿年轻的时候失败多点,也不要太早到达人生的顶峰。有的时候不是一味的前进,而是需要step back再前进。
对年轻人想要复制你的成功有什么建议?
其实我对施天音说的“中国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你的老板”很有感触。我觉得年轻人最重要一点是don’t take yourself too seriously。很多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像施天音说的,中国学生太聪明,觉得老板会的自己都会做。但是老板其实有很多层面你是看不见的。我现在越来越喜欢我的老板,虽然他technical层面的东西不一定如我,但是他在经历大的抉择的时候都比我扛得住。
我不觉得我是成功的,我也不觉得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听说蓓蒂和你也是同行,能说说你对女人的事业和家庭怎么看吗?
她是另一个hedge fund的director兼deputy portfolio manager。女性要生孩子还要工作的确是很大的挑战。我很喜欢Lean In这本书里的一句话,don’t leave before you leave。 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回去发现自己本来的工作都被瓜分了,自己被架空了,这个时候首先自己要坚持。如果你流露出要走的担忧,那人家会认定你就是要走了。但如果你坚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也不要担心你的下级被提拔,因为他们被提拔了,上级也只好把你一起提拔了。
从创立基金会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基金会本来是个兴趣爱好,但到后来我们都反思,如果想走得更远,我们要把它做成institution。所以要放手让别人去做。我以前是一个很难delegate的人,觉得让别人做事还不如自己做了放心。但是需要delegate让基金会渐渐过度到下一届,我现在最希望的事就是基金会20年后依然存在。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三种人,绝大多数人是specialist,小部分人是manager,最后只有10%的人是entrepreneur。我希望我是后者,可以去inspire别人。
编后语
敏华与我们分享的人生感悟都不是单纯在个人的框架里谈论成功,而是在一个更广泛的家的概念中讨论成功,因为他的每一句背后都透露着支持、关怀、他人导向与共同成长。
在这个感恩的季节里,感谢敏华的分享,也感谢他为复旦附中海外基金会所做的一切,更感谢所有附中人对母校的感念和执着!
感恩节快乐!